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闻发布会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

“山西加快转型发展”系列(第二十一场)



10月24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山西加快转型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十一场发布会,同时也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专场发布会。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发展改革委、省国资运营公司、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我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委宣传部副部长

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张羽:

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省政府新闻办在这里举行“山西加快转型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十一场发布会,同时也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专场发布会。我们很高兴地邀请到:

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副主任张路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闫中立;

省国资运营公司副总经理刘巍;

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永胜;

省能源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侯秉让。

请他们介绍我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各位记者感兴趣的问题。

首先,请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副主任张路作介绍。

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副主任    张路: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山西改革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党的二十大确定的未来五年“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的目标任务,为新征程新起点上推进改革指明了方向。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将“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作为加快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作出具体安排。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和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锚定“两个基本实现”目标,聚焦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谋划构建改革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改革落实机制,扎实推进国家赋予的试点任务和我省重点领域改革“后半篇文章”,推深做实小切口改革,改革的力度、深度、广度明显增强。

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持续深化。完成国家能源保供任务,推进“五大基地”建设和能源产业“五个一体化”融合发展,完善煤炭产销储运体系,深化煤层气体制机制、电力市场化等改革,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能源互联网等改革,能源产业绿色转型迈上新台阶。

产业转型促进机制不断完善。聚焦制造业振兴升级主攻方向,推进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和特色专业镇建设,深化文旅康养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

营商环境改革深入推动。实施营商环境3.0版改革,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集成改革和政务服务改革,切实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开展市场主体倍增工程,推进常态化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长效机制试点,市场主体和群众办事更加便捷。

国资国企改革进入新阶段。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推动省属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推进国有资本数智化管理、国有企业创新体系效能提升等改革,强化国有企业核心功能和使命担当。

财税金融改革稳步开展。建立省级财政大事要事保障机制,推进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完成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市县一体化运营改革,推进城商行和农信社改革,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提升。

创新生态加快优化。一体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人才强省、科教兴省战略,深化重点科研项目攻关“揭榜挂帅”改革,推动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建设怀柔国家实验室山西基地,完善省校合作和柔性引才机制,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增强。

区域开放共建集聚新动能。完善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对接机制,提升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开放平台能级,推广自贸区改革经验,健全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实施“政府+链主+园区”招商改革,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生态领域改革纵深推进。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有序推进碳达峰山西行动,实施“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完善山水林田湖草沙保护治理和“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机制,开展汾河、桑干河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健全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党的建设和社会领域改革成效明显。党政机构改革稳步推进,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常态化开展,“五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不断完善,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形成山西模式,个人养老金、“房证同交”等试点扎实开展,以“千万工程”经验振兴万千乡村加快推进,民生福祉持续增强。

“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下一步,要坚定改革方向,保持改革定力,蹄疾步稳推进“9+3+X”改革攻坚行动,持续为加快转型发展提供强劲动能。谢谢!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张羽:

感谢张路副主任的介绍。

接下来,开始回答记者提问。请各位记者在提问前先通报所在新闻单位的名称。

新华网记者:

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是省委确定的“三区三地”目标定位之一,请问实验区建设进展情况如何?有何成效?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    闫中立: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首先感谢大家对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省委提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的目标任务。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全省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下,实验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制定出台一部实施方案。今年4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西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实施方案》,重点从流经县、流域区、全省域三个层次推进建设。以流经县为突破口,突出抓好生态保护、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流域区为主战场,统筹抓好污染治理与生态经济建设;以全省域为共同体,重点保障好国家能源安全、抓好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

二是谋划实施一批重大工程。从流域系统性和生态整体性出发,坚持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水陆域一体谋划,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修复,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科学谋划了一批重大工程,特别是总投资1046亿元的“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目前进展顺利。今年前三季度,黄河流域59个国考断面中,优良水质断面占比81.4%,同比上升2.1%;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为4.07,同比下降4.0%,PM2.5平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9%,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三是努力探索一条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持续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不断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加速培育产业链集群,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今年前三季度,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80%,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43%,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分别快于规上工业2.2个、9个百分点,省级十大重点专业镇产值同比增长16.9%。

四是精心打造一条黄河文化旅游带。坚持“快旅慢游深体验”“交旅融合”等现代旅游交通理念,建成了全省第一条高标准、高质量的沿黄一号旅游公路,全长1238公里,上榜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省66个重点监测景区累计接待游客613.74万人次,累计门票收入2.43亿元,黄河文化魅力正在不断彰显。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实验区建设的重点目标重点任务,深入贯彻落实黄河保护法,会同各市各部门,加强规划政策落地实施,强化项目牵引带动,完善法律制度保障,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建设取得更大成效。谢谢!


山西广播电视台新闻融媒体中心记者: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请问省国资运营公司在推动省属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省国资运营公司副总经理    刘巍: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首先,衷心感谢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多年来对省国资运营公司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改革,是决定国资国企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省国资运营公司本身就是改革的产物,是省委省政府市场化管资本的实践和探索。近年来,我们牢牢把握使命定位,牵头推进省属企业战略性重组、“六定”改革等两项重大改革落地见效,持续深化投资管控、主辅分灶、对标挖潜、数智管理等牵引性改革,把牢抓实扭亏减亏、提质增效、资本运作、业绩考核等重点工作,助力省属企业经济效益和发展质量稳步提升,服务全省经济发展“顶梁柱”“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彰显。

今年以来,我们以贯彻落实全省转型战略为导向,以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契机,坚定践行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的运营理念,持续深化改革创新,用活用好直属工具类公司,着力构建国有资本“进退流转保”服务格局,奋力打造服务省属企业高质量发展“山西样板”,取得了扎实成效。

一、以资本赋能引领国资布局优化。发挥投资引领带动作用,加大与省属企业优质转型项目对接力度,工具类公司实施转型投资29.3亿元。合作设立募资规模315亿元的国调二期协同发展基金,有效撬动社会资本、加大战新产业培育。依托产业研究“智库”专业力量,推动投资管控科学化、专业化,引导省属企业完成主业投资839.1亿元、战新产业和优势产业投资331.6亿元。助力“金融不良”“两非两资”加速出清,累计收购地方金融不良资产198.6亿元,市场化处置“两非两资”30.4亿元。

二、以生态赋能集聚转型发展动能。搭建煤炭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煤矿减人增安提效,吸引智能化上下游生态企业落地山西、集群发展。发挥山西国资供应链服务平台优势,有效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回款难等问题,为产业链协同发展提供支撑,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发挥资本运作专业团队力量,“一企一策”提供企业上市解决方案,探索开展市值管理,提升省属国资证券化水平。

三、以数智赋能助力国企规范治理。建好用实国有资本数智化管理平台,横向覆盖“人、财、物”,纵向穿透全级次,自上而下穿透式抓取数据,有效解决底层数据失准、信息失真等问题,实现摸清企情、管理提升、降本增效。资金监测系统对省属企业资金、融资、授信、担保等进行实时监测;财务管理系统实现经济运行分析、吨煤成本分析、企业对标管理、财务风险预警四大功能;资产管理系统上线实物资产突破1.3万亿元;投资管理系统实现投资业务的投前、投中、投后全生命周期管控。

四、以改革赋能推进国企提质增效。深化“全面预算、全级次分类、全面对标”考核改革,推动分类考核与企业功能使命更加精准适应。强化成本费用管控,省属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等达到全国国企平均水平。建立“六定”改革长效机制,全员劳动生产率稳步提升至44.7万元。严守风险底线,强化资产负债率和融资总额“双管控”,省属企业按期兑付债券1437亿元。谢谢!

黄河新闻网记者:

  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在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化地方金融领域改革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什么成效?

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张永胜: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感谢新闻媒体的朋友们一直以来对地方金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近些年来,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地方金融领域重点推进了辖内城商行改革、金融机构提质增效改革、农信社改革和融资便利化改革等四方面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以改革推动城商行凤凰涅槃。针对原大同、阳泉、晋中、长治、晋城5家市级城商行普遍存在的资产规模小、历史包袱沉重、同质化竞争激烈、企业法人治理不到位、创新发展和抗风险能力不足等问题,2020年省委、省政府以主动排险的勇气、砸锅卖铁的担当、谋长划远的眼光,作出从根上改、制上破、治上立,推动5家市级城商行合并重组的重大决策部署,成立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改革工作领导组,统筹推进城商行改革工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积极担负起领导组办公室职责,牵头制定5家市级城商行以合并新设方式组建新银行的改革化险方案,协调有关部门积极争取国家专项债券和专项借款,通过设立母子基金的市场化路径进行不良资产处置和股权投资,有力保障城商行改革成功实施;支持新银行筹备组以公开公允的方式和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完成了对5家市级城商行进行清产核资、资产评估、股权量化、增资扩股、问题股东清理等重点任务。我省城商行改革化险方案在上报18天内得到批复,新银行筹建申请在上报7个工作日内得到批复,5家市级城商行历时8个月成功合并重组为1家省级城商行,创造了地方金融改革的“山西速度”。2021年4月28日,由5家市级城商行浴火重生的山西银行正式挂牌开业,标志着山西城商行改革化险工作取得里程碑意义的进展。截至2023年9月末,山西银行资产总额达到3418亿元,一般贷款余额1148亿元,各项存款余额2479亿元,分别较开业时增长29.5%、41.2%和21.2%,经营管理迈入正常发展轨道,各项指标满足监管要求。

二是以改革推动省属重点金融企业提质增效。2021年,省委召开深化地方金融企业改革化险提质增效专题会议,对省属重点金融企业进一步对标一流提升经营质效作出重要部署。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积极履行省金融稳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组织省农村信用联社、山西银行、晋商银行和金控集团,围绕公司治理、发展模式、改革化险、内部管理、提质增效、从严治党等方面对标找差,明确近期目标和中长期规划,认真建立目标标准、任务举措和政策制度“N×3”工作矩阵。4家省属重点金融企业党委高度重视对标对表落实工作,分别选取国内同行业经营质效领先的机构为对标对象,严格执行落实机制,努力把方案变成施工图,把目标变成发展航向,把措施制度变成具体行动,推动企业不断向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要求前进。据了解,仅晋商银行2022年上半年就立、改、废各项制度300余项。通过实施对标对表,这4家省属重点金融机构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作用进一步放大。晋商银行、农信系统2022年实现利润比2021年分别增长9.3%、5.79%,山西银行2022年成功扭亏并实现利润4.17亿元;晋商银行、农信系统、山西银行和金控集团投放的贷款或提供的融资分别增长19.46%、11.46%、9.04%和6.07%。

三是以改革推动农信系统机制重塑。针对全省农信系统基层社法人治理机制不到位、风险防控体系不健全、高质量发展差距大、各类包袱累积畸重以及全行业管理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实际,省委、省政府贯彻中央相关决策部署,要求深入推进全省农信系统改革化险。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认真履行省农信社改革化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协调组织各有关方面重点推进以下“三步”改革:

  • 第一步是基层社改行。即通过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引入合格出资人、规范处置原社员股金、有效处置不良资产、弥补净资产缺口等举措,推动原基层农信社改制为产权更清晰、治理更规范、管理更有效、服务更有力、各项指标达到监管标准的农村商业银行。目前,全省108家县级农信社已有101家改制成为农村商业银行。截至今年9月末,全省农信系统资产总额17617.75亿元,各项存款余额13013.4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8068.67亿元,分别较2020年6月提高26.59%、44.37%和39.55%;不良贷款率较2020年6月下降3.69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较2020年6月提高61.08个百分点。
  • 第二步是省联社改省联行。2022年10月国家批复同意我省农信社改革方案,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按照组建良好银行的标准,以原省联社为基础,通过财政出资为主、市场募集补充为辅的方式发起设立,组建山西农村商业联合银行,进一步完善治理机制,接受高效严密的外部监督,按照职能正负面清单履职,实行有限牌照经营,不面向公众开办存贷款业务。2022年12月省联社召开社员大会审议通过山西农村商业联合银行筹建方案,2023年2月发布公告正式启动组建工作,6月国家监管部门批复同意筹建,9月召开创立大会暨股东大会第一次会议,10月23日国家监管部门下达开业批复,近期将挂牌开业登上金融历史舞台。这是我省农信社改革的标志性成果。
  • 第三步是深化市县法人机构改革,即作为全国首个获批采取“上参下”模式改革的省份,新组建的山西农村商业联合银行要结合全省农信改革化险计划,对基层法人机构按照“机构自愿、分步参股”进行投资,形成规范化、市场化、法治化、企业化、一体化的风险防御联合体,依法精准发挥省级平台的行业管理和服务作用,推动基层法人机构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支农支小定位、强化法人治理能力、建立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的经营机制,坚持差异化发展路径,实现整体重建重塑、脱胎换骨、高质量发展。

四是以改革推动融资便利化。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在这方面主要实施了三项攻坚行动。

  • 第一项攻坚行动是以征信促进融资便利。着眼解决银政企信息不对称问题,省委省政府决定支持太原市试点组建地方征信公司并取得全省唯一的企业征信机构合法备案资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打通全省域“信息—信用—信贷”顺畅对接链条,将市域平台全面升级为服务全省的省级平台。截至2023年9月末,省级征信平台已归集共享部门或单位各类涉企信用信息14.22亿条,累计促成企业获得融资1740.69亿元,获得授信3264.59亿元。
  • 第二项攻坚行动是以政银企对接促进融资便利。提请省政府专门出台文件建立政银企常态化对接机制。各级各有关方面认真落实文件要求,仅今年以来就举办重大融资对接活动107场,推动实体企业向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融资1500亿元以上。
  • 第三项攻坚行动是以融资担保促进融资便利化。针对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发挥不充分等短板,2022年启动并完成了以“减量提质”为核心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市县一体化运营改革。截至今年9月末,全省融资担保行业在保余额达到840亿元,同比增长73%。
下一步,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将认真贯彻中央和我省关于金融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继续深化地方金融改革,坚决扛起“改革永远在路上”的政治担当,使我省地方金融机构发展业态不断丰富,发展质量不断提升,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服务机制不断完善,服务质效不断提高。谢谢大家!

山西广播电视台经济与科技频道记者:

山西省作为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省,电力市场化改革是重要内容,而且走在全国前列,请介绍一下近年来山西省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进展、成效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省能源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侯秉让: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近年来,我省把电力市场化改革作为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售电侧改革、发用电计划放开、现货市场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山西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一张亮丽名片,为我省全面推进能源产业转型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是着力构建电力市场化改革框架体系。研究制定出台了“1+1+N”的系列配套政策文件,包括《山西省电力市场运营管理办法》《山西省进一步推进电力市场建设工作方案》及系列配套实施细则,构建了“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省内+外送”融合发展的完整电力市场体系。

二是推进电力交易机构独立规范运行。2016年9月,由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控股、多家发电企业、电力用户参股的山西电力交易中心在全国率先正式挂牌成立。2021年6月,交易中心股权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为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了公平、公正、竞争、开放的平台。

三是电力中长期交易规模逐步扩大。交易电量由2013年的13.6亿千瓦时扩大到2022年的1685亿千瓦时,十年增长约124倍。市场化电价机制的形成,对推动全省经济健康发展和优化产业结构发挥了重要的促进和引导作用。

四是持续深化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自2019年开始试运行,山西电力现货市场先后进行了七次结算试运行,市场规则已滚动更新至第13版,累计试运行天数全国第一。首创开展中长期逐日分24个时段交易,实现了由“电量”交易向“电力”交易的转变,电力市场发现价格的功能得到充分体现。

五是完善电力需求侧市场化响应机制。探索建立适合新能源特性的虚拟电厂市场化运营模式,印发《虚拟电厂建设和运营管理实施方案》,建立了现货背景下的虚拟电厂市场化运营机制,目前试点项目已入市参与交易,进一步挖掘了用户侧调节潜力,提升了电力供应和新能源消纳能力。

六是售电侧改革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培育了一批人员素质强、管理水平高、业务能力精、服务意识超前的售电公司,其中民营资本控股公司比例达95.51%。售电市场的有效竞争激发了以电能服务为主的多种商业模式创新,吸引了一批国内外高精尖人才扎根我省,与本土企业共谋发展。

山西的电力市场化改革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我们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市场建设中遭遇的“难点”“堵点”等问题,攻坚克难,积极推动构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市场机制。

  • 一是要统筹构建市场调控机制、市场规则制修订机制、市场风险防控机制和市场监管机制“四位一体”的电力市场运营管理体系。
  • 二是按照国家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要求,探索建立绿电、绿证交易体系,激发用户消费绿电积极性,以市场化手段挖掘新能源消纳潜力。
  • 三是进一步完善虚拟电厂、独立储能参与市场机制,激发各类资源灵活性和调节能力,促进新能源消纳和电力保供。
  • 四是依托信息化手段和大数据平台技术,完善电力批零两级市场线上交易平台,进一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
总之,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总体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立足山西实际,敢于担当,勇于创新,进一步完善电力市场体系,深化电力市场建设,继续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做出山西贡献。谢谢!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张羽:

非常感谢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发展改革委、省国资运营公司、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能源局五位负责同志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也非常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sxsnyj53.png sxsnyj54.png

主办单位:山西省能源局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并州北路67号
邮编:030012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4117512,4115881
© 山西省能源局版权所有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晋ICP备:12000773 号     晋公网安备 14010602060577号
网站标识码:1400000063

微信公众号.jpg